議員陳雙全提出澎湖應定位為「國際免稅島」的構想,主張澎湖要走出自己的定位,應擁有跨國、跨區的經濟自主權;他認為,以位於台灣海峽中心、呈放射性連接東北亞、東南亞、大陸和台灣的絕佳地理位置,誰說澎湖不可以是亞洲甚至全球的經貿、金融樞紐中心甚至免稅天堂。
全世界都注意到中國經濟體在亞洲的快速崛起,近代史上很難見到東、西方的經濟實力如此接近,競合關係也空前地微妙。兩岸互爭政治正統,50年間不相來往;過去台灣自負經濟力優於對岸,洋洋自得50年後,突然一夕間驚覺經濟實力此消彼長,兩岸間的經濟互動竟是我方依賴甚深。
陳雙全指出,澎湖在這一個經濟力快速變遷,稍不留神就會被淘汰的世界舞台中,不能再自我定位為一島嶼縣分,而應該要自比為一經濟主體地區,放棄過去凡事等待中央哺乳的心態-中央政府手頭寬裕,澎湖就多蓋一條馬路,中央財政緊縮,澎湖就縮衣節食;在經濟影響力已凌駕土地國界的世界現實潮流中,澎湖要走出自己的定位,一定要擁有跨國、跨區的經濟自主權。
陳雙全強調,澎湖長久以來,由於經濟活動力薄弱,就業市場無法提供工作機會,造成人口外流情形嚴重。但時至今日,台灣就業市場競爭性也是難如登天,開始有些年輕人選擇留在家鄉或返鄉尋找工作機會,主政者應正視澎湖經濟牛步的事實,有責任為看不到未來的年輕人,規劃出一片湛藍的天空。
他認為,在兩岸兩大經濟主體之間,澎湖可以尋求大陸和台灣的共識,建置成一特區,在兩地互有法律制度約束且仍不具互信基礎的情況下,澎湖可以是一有彈性特許較寬鬆經貿、金融法律制度實施,或是試辦合作的特區,最後成為一個國際級的自由經濟島嶼。